甘州區:小香菇闖出大市場
原標題:甘州區:小香菇闖出大市場
通訊員 蔣雲 馬嶽榮
隆冬時節,甘州區温度已經跌破零下20℃,但在國道213沿線新墩鎮雙塔村的地界上,一座座大棚內卻温暖如春,工人們正忙着採收第一批成熟的香菇。這是1月7日筆者在甘州區晶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上看到的場景。
今年,來自河南的周林海在該合作社承包了6座大棚種植香菇,由於最近氣温降低,蔬菜價格上漲,他種植的香菇也賣了好價錢。“一個大棚種植的香菇,現在一天能採摘三四百斤,市場行情也好,差不多一斤能買5塊錢,平均下來,我的這幾座棚一天收入兩三千塊錢。”周林海高興地説。
如今,像周林海一樣靠種植香菇發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數。近年來,甘州區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產業推動、農户聯動”的工作思路,扶持壯大食用菌生產核心基地和龍頭企業,調整優化產業佈局,打造別具特色的食用菌產業,食用菌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日益提升,已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特色產業。
2018年,該區引進國內食用菌龍頭企業福建神農菇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在甘州區巴吉灘投資8億元建設集食用菌研發、生產、加工、觀光一體的戈壁食用菌產業園,目前,日產40噸海鮮菇自動化瓶裝生產線已於2019年9月投產。
投入運營一年多來,這裏生產的海鮮菇一直走俏市場。近期,海鮮菇更是供不應求,每天出庫量都在30噸左右。“我們的企業將持續推進食用菌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通過食用菌產品工廠化建設,實施開發秸稈製作培養基,開發菌渣製作飼料,建設食用菌研發中心等項目,延伸食用菌上下游產業鏈,合理利用扶貧產業資金,通過產業建設、穩定就業,為甘州區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宋超告訴筆者。
甘州區充分利用沿祁連山淺山區冷涼氣候資源和豐富的種養業副產品資源,把食用菌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沿山冷涼地區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着力構建種植業、養殖業、菌業“三元雙向”農業循環模式,在投資融資、規模生產、設備購置、產品銷售、科技投入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全區食用菌生產已初步形成了自動化恆温温室、節能日光温室、鋼屋架大棚三種生產模式共存的生產格局。如今,已經建立起張掖市紫家寨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墩鎮雙塔村香菇生產基地等食用菌生產示範點3個,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民脱貧致富。
截至2020年,甘州全區食用菌生產面積已達到3021畝,日生產菌袋能力達到26.5萬袋,全區年生產食用菌4.51萬噸,總產值達到2.2億元。
相關新聞
- 2020-11-04清水:小香菇成就大產業
- 2020-10-12徽縣大力推進香菇產業發展
- 2020-09-10靖遠:小香菇續寫移民安置“大文章”
- 2020-08-19慶城香菇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